廣東建院辦學45周年? ? 圖書館,、校史館等一批校園文化工程啟用
12月7日,,在廣東建設職業(yè)技術學院辦學45周年的喜慶日子里,學校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文化盛事——校園文化提升一期工程啟用儀式,為清遠校區(qū)圖書館,、校史館,時光筑跡,、巧圣園,、魯班尺、樓頂校名標識的啟用揭幕,。
學校黨委書記李國章致辭,,黨委副書記方秀英主持儀式。省內外有關高校,、企業(yè)領導,、嘉賓,學校領導,、離退休老領導,、校友代表以及師生代表等共同見證了這一重要時刻。
李國章首先代表學校黨委及全校師生員工,,向齊聚校園共襄盛事,、共謀發(fā)展的各位來賓朋友,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,。他表示,,校園文化提升一期工程不僅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標志性工程,同時為師生學習,、生活和實踐提供了全方位,、多元化的支持。未來,,學校將繼續(xù)打造校園文化二期工程,,讓學校的每一條路、每一幢樓宇都成為傳承優(yōu)秀文化的載體,,融合魯班文化,、工匠精神和綠美校園建設,充分展現“大樓,、大師,、大愛”現代高校文化,為實現學校高質量發(fā)展團結奮斗,。
學校的校園文化提升一期工程包括清遠校區(qū)圖書館,、校史館、檔案館,、學生成長中心,,時光筑跡、巧圣園,、魯班尺,、樓頂校名標識等,。
圖書館建筑面積達2萬平方米,規(guī)劃閱覽座位1800多個,,紙質藏書120多萬冊,,是一個資源豐富、功能完善,、開放包容的信息文化服務空間。
校史館記錄了學校45年的發(fā)展歷程與輝煌成就,,通過實物,、圖片、文字,、多媒體等形式生動再現了學校的歷史變遷和發(fā)展成就,,是承載學校歷史與文化理念、校友情懷的重要場所,,也是連接過去與未來,、傳承與創(chuàng)新的重要橋梁。
魯班尺雕塑長4.5米,,寓意學校走過四十五載輝煌歲月,,高56厘米,寓意五十六個民族攜手并進,、共同成長,,建院學子滿譽方圓世界。
巧圣園以魯班像為核心向兩翼展開,,以魯班發(fā)明和常用的工具,,如鋸子、曲尺,、墨斗,、云梯、刨子,、石磨進行創(chuàng)意設計和雕塑制作,,為學生拓寬建筑思維視野提供更多設計靈感。
時光筑跡以“時光”為語言,,以中專時期大門牌匾,、校徽,、“新時代建院從這里走來”等場景和老機床等物件組成,,這些老校門、老物件,,可瞬間帶師生“穿越”過去,,感受深厚的文化底蘊,,激發(fā)愛校情懷。
校名發(fā)光標識位于產學大樓頂,,與緊鄰的廣清輕軌飛霞站遙相輝映,,打造了別具一格的校名發(fā)光字燈箱。
校園文化提升工程中的魯班尺,、時光筑跡,、巧圣園等均由校友捐贈,體現了校友們對母校的深厚情感和感恩之心,,將激勵著在校師生共同努力,,為母校的美好明天貢獻力量。
在圖書館揭幕儀式現場,,校友,、《中華詩壇》總主編、大詩人根源,,向學校圖書館捐贈國禮典藏,、根源詩歌郵冊《榮耀中國》。該郵冊是限量版珍藏郵冊,,是由國家官方機構監(jiān)制出版,,向改革開放45周年致敬的典藏。
揭幕儀式之后,,一眾嘉賓和校友參觀了圖書館,、校史館、師生校園藝術設計作品展,、廣東省傳統(tǒng)建筑名匠展等,,回顧過去,欣賞藝術,,展望未來,。
學校門口裝飾
揭幕現場
學校黨委書記李國章致辭
揭幕現場
圖書館揭幕儀式
校史館揭幕儀式
校史館揭幕儀式
校史館揭幕儀式
魯班尺揭幕儀式
巧圣園鋸子揭幕儀式
巧圣園曲尺揭幕儀式
巧圣園墨斗揭幕儀式
巧圣園云梯揭幕儀式
巧圣園刨子揭幕儀式
巧圣園石磨揭幕儀式
時光筑跡揭幕儀式
校名發(fā)光標識
校友贈送典藏《榮耀中國》
參觀師生校園藝術設計作品展
參觀校史館